油窝子做法

油窝做法如下:

方法一:传统油窝做法

面团制作

将酵面、明矾、纯碱放入盆中,加清水3500克搅匀溶化,再加入面粉揉匀,洒清水250克,饧15分钟,用手反复揉至光滑不粘手时,让其发酵,至面皮起大泡。

炸制过程

平锅置旺火上,倒入芝麻油(锅内油平面不超过油墩高度的一半),待油烧至七成熟时,两手用竹筷挑制,即把左手执的筷子挑一点面,占上精盐和葱花,用右手竹筷刮平,顺着盆子边沿,两只竹筷卷进面内绞3圈,将面拉断。

接着,右手将筷子抖动成直径约17厘米的圆面筒,将左手筷子上的面搭在右筷子上,作成似灯状的墩子,顺着锅边放入锅内煎炸,依此法一个个地挑制下锅,炸到油墩浮起呈黄色时,翻面再炸,直煎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起锅即成。

方法二:杂面油窝做法

面团制作

把杂面和白面分开和好,不要硬,硬了蒸出来不软和。然后准备好葱、十三香、油和盐,把杂面放到白面片里,就像包包子一样包好,然后擀成面片,撒上盐、油、十三香、葱花,然后卷起来,再揉成窝窝。

蒸制过程

揉成窝窝上锅蒸,蒸出来就好了,沾辣椒更好吃。

方法三:大米油窝做法

米浆制作

把大米放入清水盆中淘洗,去掉杂质,洗净沥出,仍放入盆内,加黄豆150克,用清水浸泡至水分渗透米内,沥出,磨成细浆。剩余黄豆250克清水浸泡至渗透,磨成豆浆,留用。

把大米浆盛入容器内(通常为盆或桶),放入精盐、葱花、姜末搅拌均匀,再对入适量黄豆浆拌匀(促使米浆发酵起泡),通常开始炸制时开始加入。有人无法控制米浆的适当发酵,因此加入发粉来使面窝更为松软,但由于碱性发粉改变了面窝的风味,并不受人欢迎。

炸制过程

把食用油入锅置旺火上,待油烧至八成热(160-180度),执铁制圆形窝勺(中间凸出),先将芝麻撒入窝低,然后舀一勺米浆放入窝内,用勺边顺着划一道勺印,呈空心窝状,放入油锅中炸,至一面呈金黄色时,翻出铁勺中的米窝,用铁火钳夹实翻面继续炸,待两面呈金黄色时,用铁火钳钳出即成。

方法四:武汉油窝做法

面糊制作

大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将泡至涨好的大米和黄豆滤出,再过水冲洗一遍;将黄豆和大米倒入料理机中,以32的比例加入水,即豆米3水2,然后搅打成汁;将搅打过的汁液过滤一遍,滤掉打不碎的豆渣等;再在滤出的原浆中筛入面粉,用橡皮刮刀搅拌均匀;然后将面糊再过滤一遍,面糊里比较大块的面团可以用橡皮刮刀在筛网上碾压打圈的方法使其充分过滤,得到细腻的面糊。

调味与炸制

葱姜切成细末,越细越好;将葱姜末加入面糊中,并加入盐、鸡精、白胡椒粉等调味,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静置30分钟至1个小时;锅中倒入植物油,大火加热至冒青烟;将炸面窝的专用凸勺在锅中走一遍油,炸至勺子滚烫发热;将勺中留少量底油,将面糊搅拌均匀后,用一大汤勺取适量面糊勺入凸勺中,并用汤勺在中间凸起部分刮一个小洞,留出汽孔,这样在炸面糊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大的鼓包,而且会有中间酥脆四周软嫩的口感;再在面糊表面撒上少量黑芝麻;将勺子连同面糊一起下油锅炸制;待两面呈金黄色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