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价格行为
餐饮经营者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自觉加强价格行为自律。
明码标价
标价内容要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价格变动时要及时调整。不得拒绝或不履行价格承诺,严禁收取未标明的费用。
合理定价
经营者要依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合理定价,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要统筹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需情况,切实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
促销真实性
规范促销打折等优惠活动,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如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打折等)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对先消费后结算的服务项目,应先行告知,列出具体收款项目和价格,提请消费者予以确认。
价格自律
经营者要强化价格自律,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严禁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价格监管
相关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恪守诚信经商原则,共同维护良好的餐饮服务价格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价格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活动。
消费者教育
消费者应增强价格意识,履行咨询义务,主动核对并予以确认。消费者和餐饮行业经营者、餐饮行业协会都是构建合理餐饮行业价格秩序的主体。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规范餐饮业价格行为,促进餐饮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