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介绍其历史
广州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其馆址镇海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拥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2月11日,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华南地区首座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29年:广州博物馆成立,最初称为“广州博物院”,在中山五路的广东省立博物馆旁展出历史文物、艺术品和生物标本。
1949年:博物馆迁至越秀区的西华路,占地面积达14.5万平方米,成为现代化的博物馆。
195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广州人民博物馆,并随后组织专业考古队伍进行考古发掘和收集文物工作。
1964年:在镇海楼西侧建立了碑廊和炮座,收藏有古代碑刻和城防大炮等历史文物。
1986年:东侧建立了专题陈列室,用于举办临时性或纪念性的专题展览。
展品与展览:
固定展览:包括历史文化陈列、岭南民间艺术展和岭南文化展,展示了广州从史前时期到现代的历史文化,以及岭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精华。
特色展品:如“南越墓”出土文物、“广州市考古发掘成果展”等,以及镇海楼本身作为广州的著名古建筑,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地位与荣誉:
广州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列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镇海楼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多次被评为羊城八景和现代十大旅游美景之一。
分展区:
除了镇海楼展区,广州博物馆还包括广州美术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分展区。
广州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藏和展示广州地方历史文物的场所,也是了解广州五、六千年文化、风俗和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