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的起源
海洋测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当时人类为了海上捕鱼和航行,开始产生了对海洋进行测绘的需求。以下是关于海洋测绘起源的详细发展过程:
古希腊和中国
古希腊: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学者已经能够绘制表示海洋的地图。
中国:公元3世纪,刘徽所著《海岛算经》中已有关于海岛距离和高度的测量方法的内容。1119年,朱彧所著《萍洲可谈》记载了中国古代航海家使用的方法,如观星、观日、使用指南针和嗅泥推测船位等。
中世纪
中国:15世纪中叶,郑和远航非洲,进行了水深测量和底质探测,并编制了航海图集。
欧洲:1504年,葡萄牙在编制海图时,采用逐点注记的方法表示水深,这是现代航海图表示海底地貌的基本方法的开端。1569年,G.墨卡托采用等角正圆柱投影编制海图,此方法被各国沿用至今。
17世纪至19世纪
欧洲:17世纪以后,海洋测绘的范围扩大,航海图内容增加。18世纪,许多欧洲国家成立海道测量机构,开始系统测量本国沿岸海区,并编制了一系列航海图。19世纪,海洋测绘从沿岸海区向大洋发展,大洋测量资料增加,为编制世界大洋水深图提供了条件。
中国:1922年,旧中国海军海道测量局成立,刘德浦出任测量队长,后任局长,进行了长江口的水道测量,这是中国人自己测的第一幅图。
20世纪至今
技术革新:20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回声测深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40年代,试验应用航空摄影技术。50年代以来,海洋测绘在应用新技术和扩大研究内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如使用侧扫声呐和多波束测深系统,海洋遥感测深也取得初步成功。定位手段由光学仪器发展到电子定位仪器,定位精度显著提高。
国际合作:1921年国际海道测量局成立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修订《大洋地势图》,并陆续出版国际航海公用的《国际海图》,促进了国际合作。
空间技术:70年代以来,主要临海国家利用空间技术进行海洋大地测量和各种海洋物理场的测量,如海洋磁力测量。特别是应用卫星测高技术对海洋大地水准面、重力异常、海洋环流、海洋潮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