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检查流程
测绘检查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到任务
督促作图人员按时完成测绘任务。
及时将资料电子版和纸质文件上交质检组进行检查。
内部检查
技术方案审查:在项目启动阶段,由项目管理部组织审查测绘技术方案,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业过程检查:在测绘作业过程中,各部门和项目组应定期自查,确保作业规范和设备仪器符合要求。
成果质量检查:在成果形成后,进行自检,确保成果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外部检查
抽查:质量管理部或第三方机构对测绘成果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20%。
验收:项目完成后,由质量管理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具体检查内容
检查资料套用版本是否满足甲方要求。
核查成果图范围线和总面积是否正确,接边情况是否准确无误。
检查图面字体格式、大小是否满足比例要求,图层是否清晰,地块权属和面积注记是否正确,四邻和图框注记是否完整。
检查纸质文档资料的排版是否符合样本要求,包括字体格式、大小、段落安排和表格设计等。
逐字检查文档资料,确保无错别字,数字一致,小数点位数满足精度要求。
重新核算面积表,保证面积计算无误。
整改与审核
第一次质检完成后,填写质检表并通知作图员根据质检要求修改成果资料。
修改完成后再次提交检查,直到精确无误后交总工审核。
总工审核后,按甲方要求时间打印资料并装订成册。
最终由质检员盖公司测绘成果章交经营部送交甲方。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
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包括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甲方要求,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