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作业规范标准

测绘工程作业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测量前的安全操作规程

测量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方可操作仪器设备。

作业前应对测量仪器和防护用具进行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仪器以及防护用品应立却改换。

测量负责人在每日作业之前必须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教育记录。

测绘技术制定书中必须包含安全测量措施并按安全措施执行。

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时应注意环境状况,采用针对措施,穿戴好防护用品。在楼顶上作业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坠落;在地下室、遂洞作业应有足够照明;在基坑、基槽内作业应检查有无塌方危险,以采用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仪器架设地点必须稳固安全,尽量避开道路、高处及水系边缘等危险地带,否则应加设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架设仪器设备前,应先摆放好脚架并踩实。在整平、对中仪器过程中,应始终一手护住,切不可在没有架设好仪器之前双手脱离仪器主体。

仪器设备架设好之后,应先采用以下措施,确信安全之后方可开始工作:

固紧包括其附件在内的所有连结部分制动螺旋。

踩稳支撑脚架。如在水泥等坚硬的地面上架设,应紧靠脚架外侧用砖块等物固定。

在路口或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架设,还应在仪器设备四周加设警示标志。

工作中,要随时坚持警惕,在所架设的仪器设备四周2米范围内禁止闲人、牲畜靠近,并密切注意所经过车辆的动向。严禁在没有工作人员监护的状况下远离测站。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仪器设备,尤其要注意转动时,先松开制动螺旋。严禁在制动状况下强扭仪器设备。

测绘技术工作规范

数据采集规范: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数据处理规范:涉及数据清洗、转换、整合等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规范:包括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数据应用规范:指导如何将处理后的数据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质量控制与评估规范:包括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安全与保密规范:针对测绘数据的敏感性和保密性,规定了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使用规定。

基本规定

测量基准:包括空间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的选择和使用。

测量精度:采用中误差作为精度衡量指标,并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成果要求

成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甲方的要求。

成果的编制应规范、清晰、易于理解。

成果的提交应符合甲方的要求,包括附件列表、违约行为及认定等。

施测前准备

所用仪器和水准尺等器具必须要做定期检校。

仪器要安稳,选择比较坚实的地方,三脚架要踩牢,高度要适合观测者身高,观测过程中不要触碰三脚架。

项目准备与测量计划制定

项目启动会议,明确会议目的、议程、组织与参与及会议成果。

资料收集与整理,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

测量计划制定,确定测量指标、方法、频率和计划表。

这些规范要求旨在确保测绘工程的安全、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保障数据的质量和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