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氧化物含量标准是多少?

机制砂,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路基等工程中。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氧化物含量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那么,机制砂氧化物含量标准是多少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机制砂

机制砂,又称人工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从天然石料或工业废渣中加工得到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粒度均匀、级配良好、含泥量低等优点,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机制砂氧化物含量的意义

机制砂中的氧化物含量是指砂中各种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主要包括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等。这些氧化物含量对机制砂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1. 氧化硅:是砂的主要成分,含量越高,砂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

  2. 氧化铝:对砂的耐热性和抗磨性有重要影响。

  3. 氧化铁:含量过高时,会使混凝土出现色差、泛黄等问题。

  4. 氧化钙: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影响工程耐久性。

三、机制砂氧化物含量标准

我国现行标准《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对机制砂氧化物含量有明确规定:

  1. 氧化硅(SiO2):含量应大于45%。

  2. 氧化铝(Al2O3):含量应大于5%。

  3. 氧化铁(Fe2O3):含量应小于10%。

  4. 氧化钙(CaO):含量应小于2%。

  5. 氧化镁(MgO):含量应小于2%。

  6. 氧化钠(Na2O):含量应小于1%。

  7. 氧化钾(K2O):含量应小于1%。

四、如何检测机制砂氧化物含量

  1. 采样:从机制砂生产过程中随机取样,样品量不少于500g。

  2. 粉碎:将样品在球磨机中粉碎至小于0.074mm。

  3. 烘干:将粉碎后的样品在100℃下烘干至恒重。

  4. 碱熔法:将烘干后的样品与氢氧化钠、硼酸等试剂混合,高温熔融,冷却后溶解于盐酸。

  5. 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仪器测定溶液中各种氧化物的含量。

五、总结

机制砂氧化物含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了解和掌握机制砂氧化物含量标准,有助于提高机制砂生产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确保机制砂质量符合要求。

猜你喜欢:机制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