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工业景观设计

后工业景观设计是指 在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兴起,并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而迅速发展。后工业景观设计不仅涉及对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生态恢复,还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旨在通过现代造景手法解决场地问题,同时体现工业文明和记忆,展示独特的场所精神。

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包括: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对原有的工业设施、机器等进行保护,并赋予新的功能和用途。

现代造景手法的应用:

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如生态景观设计、艺术装置等,来改造和更新工业废弃地。

融合场所精神:

后工业景观设计不仅要解决功能和环境问题,还要展示工业文明的历史和记忆,体现独特的场所精神。

多学科交叉:

涉及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

后工业景观设计在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在生态方面,通过植物的合理选择和配置,可以吸附过滤有害气体、烟尘、粉尘和噪音,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在文化方面,后工业景观设计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工业历史遗产,展示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它能够促进城市再生和城市更新,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景观设计实践,旨在通过改造和利用工业废弃地,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