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华门城墙简介

南京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明代南京都城城墙的13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是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城堡式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式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的美誉。

历史背景

建造时间:始建于1366年,历时21年,于1386年完工。

名称由来:最初因城门外有聚宝山(今雨花台)而得名聚宝门,后因1931年中华路建成而改名为中华门。

建筑特色

规模:南北长128米,东西宽118.5米,总面积约15168平方米,城墙最高处达21.45米。

结构:由三道瓮城组成,呈“目”字形结构,四道券门贯通,展示了明代军事防御的精巧设计。

建材与工艺:墙体由巨型条石奠基,城砖用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搅拌混合的黏合剂加固,展示了明代城垣建筑的卓越技艺。

军事防御

藏兵洞:设有27个藏兵洞,可容纳3000余名士兵,用于储存物资和埋伏士兵。

千斤闸:原设有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遇敌入侵时可迅速落下,切断敌兵退路。

文化价值

旅游与保护: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城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京中华门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军事防御建筑,也是南京历史文化的象征,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