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废城市
山东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和成果:
国家试点与名单
威海市成为2018年第一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2022年4月,山东济南、青岛、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威海、聊城、滨州等9个城市入选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二。
省级工作方案
2022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领带动、沿黄九市重点推进、其他城市梯次发展的“无废城市”集群。
建设成效
截至2024年,全省16个市均编制印发了“无废细胞”建设指导性文件,共建设“无废细胞”类别37类,建设完成数量达3260余个。
其中,849个“无废细胞”达到了《山东省“无废细胞”评价指标》要求,包括114家“无废工厂”、13个“无废园区”、18个“无废乡镇(街道)”、93个“无废社区(村庄)”、16个“无废商场”、29个“无废饭店”、245个“无废学校”、68个“无废医院”、224个“无废机关”、29个“无废景区”等10大类。
具体案例
山东各城市已经不同程度开展了市级“无废细胞”建设,出现了不少成效良好的“无废学校”“无废航区”“无废景区”“无废工厂”。
宣传与推广
为广泛宣传“无废城市”理念,山东开展了“无废城市”建设作品征集活动,包括主题LOGO设计、宣传主题标语、文艺宣传作品等。
政策支持
山东省突出建机制、强能力、补短板,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实现城乡“无废”、环境健康,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