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是清末洋务派的治国理念,具体可以理解为:
中学:指的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纲八目(明德、亲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核心思想。
西学:指的是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洋务派认为,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应当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具体措施来举办洋务新政,以强化国力,改善国家的财政、军事、教育等方面。这一思想主张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达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这一理念在张之洞的著作《劝学篇》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并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虽然这一思想在早期对于推动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后期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工具。
这一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