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
高中学业水平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常称为“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国大陆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的一种考试,其目的是评估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是学生毕业和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高校招生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考试内容
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
合格性考试:涵盖所有科目,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
选择性考试: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成绩等级
必修学科:原始满分为100分,A级(90-100分)、B级(75-89分)、C级(60-74分)、D级(59分以下)。
选修学科:原始满分为120分,A级为前20%的考生、B级为前20%-50%的考生、C级为前50%-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
考试安排
时间:通常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方式:包括书面笔试和无纸化机考。
重要性
毕业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
高校招生:部分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补考机制
补考:成绩为“C”或“D”等级的学生可以重复参加同一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但最高记录等级为“B”。
注意事项
报名和考试时间:各省份会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例如江苏省2025年信息技术科目机考时间为1月4日-6日,其他科目笔试时间为1月10日-12日。
影响: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会影响综合评价招生、春季高职单招,以及可能影响高中毕业证的发放。
以上信息提供了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