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景观设计观点
俞孔坚教授在景观设计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优先与和谐共生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他强调,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纠正,目标是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景观设计学的本质是生存的艺术,必须以生态为核心。
最少干预与保护自然
俞孔坚倡导对自然环境进行最少限度的干预,保留原有的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例如,在设计方案中,他对中部的古城遗址只做了最小限度的干预,除了一条架空木栈道和与之相结合的环境解说系统外,对考古遗址现状不作任何干预。
“大脚美学”
他提出了“大脚美学”的理念,主张用最小的人工干预,让自然变得美丽。这种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反对过度的人工化和“小脚”美学,即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绿色生活与传承文化
俞孔坚强调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传承文化、服务人类。他倡导绿色生活,通过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具有自然美感的景观空间,引导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绿色生活。
逆向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
他提出了“逆向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要基于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他主张城市进行“大脚革命”,充分释放城市的生态韧性与活力,提倡将目光转向自然的解决方案而非人工工程。
系统性与气候韧性
俞孔坚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改造削弱了自然系统的调节能力。他提倡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应对气候问题,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以应对极端气候事件。
具体实践与案例分析
在北京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俞孔坚提出了中水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以及建立海绵系统等具体措施,强调将校园打造成一个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文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