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貌

小学生礼貌

小学生礼仪是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见到师长

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课堂礼仪

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上课时专心听讲,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疑问时,先用笔记下来,待老师讲授后举手提问。

服饰仪表

着装整洁、朴素大方,符合年龄和身份。

按学校规定穿校服,不穿背心、拖鞋。

行为举止

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坐”等。

走路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摆动。

交谈时目视对方,保持微笑,使用体态语言如微笑、鞠躬、握手等。

对待同学

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尊重同学,不嘲笑或欺负同学。

对待长辈

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与家长打招呼。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准确的称呼。

对待客人

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其他

讲究个人卫生,衣服鞋袜要经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遵守集会纪律,守时、肃静,发言或观看演出时要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以上礼仪规范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