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文献综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文献综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以下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的综述:
历史背景与发展
古代高等教育: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设立了最高学府——太学,并设置了“博士”职位。
现代高等教育起源:到世纪末期,中国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建立了一个学科门类齐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互配套、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层次完整、形式多样、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
政策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高考扩招政策,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毕业生数量:例如,到20xx年,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大幅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与解放前相比翻了800多倍。
结构与运行
专著研究:谢维和等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等作品提供了结构分析的视角。
宏观结构: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学》中讨论了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热点问题研究
文献调查分析:基于文献调查,分析了1999—200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六大热点问题,并梳理了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