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时,哪些框架可借鉴?

在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时,借鉴合适的框架对于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实用的模型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可以借鉴的框架:

一、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它将胜任力分为冰山以上的显性胜任力和冰山以下的隐性胜任力两部分。显性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而隐性胜任力则包括动机、特质和自我认知。

借鉴冰山模型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明确胜任力层级:将胜任力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级,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分析胜任力。

  2. 分析显性胜任力:从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梳理与岗位相关的显性胜任力。

  3. 分析隐性胜任力:从动机、特质和自我认知等方面,挖掘影响个体胜任力的内在因素。

二、洋葱模型

洋葱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它将胜任力分为五个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知识、技能、能力、动机和价值观。

借鉴洋葱模型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明确胜任力层级:将胜任力分为五个层次,有助于深入挖掘影响个体胜任力的因素。

  2. 分析知识层次:梳理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体系,为胜任力模型提供基础。

  3. 分析技能层次:从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管理技能等方面,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

  4. 分析能力层次:从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评估个体在岗位上的能力。

  5. 分析动机层次: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等方面,分析个体在岗位上的动机。

  6. 分析价值观层次:从职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个体在岗位上的价值观。

三、三维模型

三维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潘塞提出的,它将胜任力分为三个维度: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个性特征。

借鉴三维模型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明确胜任力维度:将胜任力分为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个性特征三个维度,有助于全面分析胜任力。

  2. 分析认知能力: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策等方面,梳理岗位所需的认知能力。

  3. 分析行为能力:从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分析岗位所需的行为能力。

  4. 分析个性特征:从责任心、自律性、抗压能力等方面,分析岗位所需的个性特征。

四、胜任力冰球模型

胜任力冰球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它将胜任力分为冰球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为显性胜任力,下半部分为隐性胜任力。

借鉴胜任力冰球模型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明确胜任力层级:将胜任力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级,有助于全面分析胜任力。

  2. 分析显性胜任力:从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梳理与岗位相关的显性胜任力。

  3. 分析隐性胜任力:从动机、特质和自我认知等方面,挖掘影响个体胜任力的内在因素。

五、5E模型

5E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潘塞提出的,它将胜任力分为五个要素:环境、经验、教育、技能和个性。

借鉴5E模型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分析环境要素:从行业、企业、岗位等方面,分析影响胜任力的环境因素。

  2. 分析经验要素:从工作经验、项目经验等方面,梳理与岗位相关的经验。

  3. 分析教育要素:从学历、培训等方面,分析影响胜任力的教育因素。

  4. 分析技能要素:从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管理技能等方面,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

  5. 分析个性要素:从责任心、自律性、抗压能力等方面,分析岗位所需的个性特征。

总之,在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框架进行借鉴。通过分析胜任力的各个层面和维度,有助于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实用的胜任力模型,为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绩效承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