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企业社会责任困境?

绩效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困境的探讨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CSR)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绩效管理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也伴随着诸多企业社会责任困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绩效管理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企业社会责任困境。

二、绩效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 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绩效管理理念,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这一阶段,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1. 发展阶段(21世纪初-2010年)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绩效管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然而,在这一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困境依然存在。


  1. 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断深化,绩效管理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然而,在绩效管理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困境仍然存在。

三、绩效管理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企业社会责任困境

  1.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尽管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断深化,但部分企业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这些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员工权益、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导致绩效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脱节。


  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考核指标体系是关键。然而,我国部分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过分强调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或者指标设置不合理,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 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不足

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保障。然而,部分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对社会责任投入不足,导致社会责任目标难以实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透明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部分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透明的问题,如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及时等,导致社会公众难以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 企业社会责任监管力度不足

政府监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行为。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四、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困境的措施

  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社会责任指标纳入考核范围,确保绩效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1. 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投入

企业应将社会责任投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确保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同时,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社会责任投入。


  1. 优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应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五、结论

绩效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困境不容忽视。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优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管等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战略有效性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