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里的中文字

日语中的中文字主要是指 汉字,它们在日语中被称为“漢字”或“かんじ”。汉字在日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假名结合形成词汇。以下是一些关于日语汉字的要点:

来源与分类

日语中的汉字主要分为两类:自造汉字和用汉字表达日本的汉字。自造汉字是日本人根据汉字结构偏旁创造的,发音也是日本人特有的。

另一类汉字是直接采用中国汉字,这些汉字在日语中称为“音读”或“訓读”。

常用汉字

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列入1850个汉字。

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列入1946个汉字。在教科书和官方文件中,一般只使用列入“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

读音

每个汉字一般有两种读法,一种叫做“音读”(おんよみ),另一种叫做“訓读”(くんよみ)。音读是根据汉字的汉语发音来读,而訓读则是根据日语的发音来读。

应用

日语中的汉字有些与中国汉字完全相同,有些则是日本特有的简化或变形。例如,“面倒”在日语中表示“麻烦”。

日语中还有一些和制汉字,即日本独创的汉字,这些汉字的部首和发音可能与中国的汉字有所不同。

文化差异

虽然中日两国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在汉字的读法和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日语中有些汉字虽然写法相同,但读音和意义却完全不同。

总的来说,日语中的汉字既保留了与中国汉字的共性,也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变化。学习日语时,了解这些汉字的特点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