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MB含量是否与砂的颗粒形状有关?

机制砂中MB含量是否与砂的颗粒形状有关?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混凝土用砂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其环保、经济、易得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机制砂中MB(镁离子)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机制砂中MB含量与砂的颗粒形状之间的关系,为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

机制砂是采用人工破碎、筛分等工艺从矿石中提取的砂,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环保等优点。然而,机制砂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镁离子(MB),其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表明,MB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耐久性变差、抗裂性能下降等。因此,研究机制砂中MB含量与砂的颗粒形状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1)机制砂:选取不同来源、不同粒度的机制砂作为实验材料。

(2)水泥: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水泥。

(3)外加剂: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外加剂。


  1. 实验方法

(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备混凝土试件。

(2)测试MB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机制砂中MB含量。

(3)分析颗粒形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机制砂的颗粒形状。

(4)测试混凝土性能: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试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机制砂中MB含量与颗粒形状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机制砂中MB含量与砂的颗粒形状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细粒机制砂中MB含量较高,粗粒机制砂中MB含量较低。

(2)球形颗粒机制砂中MB含量较高,不规则颗粒机制砂中MB含量较低。


  1. 机制砂中MB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机制砂中MB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

(1)随着MB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

(2)随着MB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差。

(3)随着MB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下降。

四、结论

  1. 机制砂中MB含量与砂的颗粒形状存在一定的关系,细粒、球形颗粒机制砂中MB含量较高。

  2. 机制砂中MB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MB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能均会下降。

  3. 在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MB含量,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五、建议

  1. 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应优化破碎、筛分等工艺,降低MB含量。

  2.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根据机制砂的MB含量,合理调整水泥和外加剂的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 加强对机制砂中MB含量的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

  4. 深入研究MB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为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溶剂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