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翻译中的专业术语有哪些?

药物翻译中的专业术语是药物翻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涉及到药物的名称、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适应症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翻译专业术语:

一、药物名称

  1. 商品名:指药品在市场上的注册名称,如“伟哥”(Viagra)。

  2. 国际非专利名(INN):指国际上通用的非专利药品名称,如“西地那非”(Sildenafil)。

  3. 英文缩写: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头孢克肟”(Cefixime)等。

  4. 中文通用名:指我国对药品的统一命名,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二、药物成分

  1. 活性成分:指药物中对疾病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如“阿莫西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2. 辅助成分:指药物中起辅助作用的成分,如“淀粉”、“乳糖”等。

  3. 混合成分:指药物中同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复方感冒药”。

三、药物作用机制

  1. 抑制酶活性:如“抑制HMG-CoA还原酶”的药物,即他汀类药物。

  2. 阻断受体:如“阻断β受体”的药物,即β受体阻滞剂。

  3. 调节离子通道:如“阻断钠通道”的药物,即抗心律失常药。

  4.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如“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的药物,即抗生素。

四、药物副作用

  1. 常见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2. 严重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

  3. 特异体质反应:如“光过敏”、“血细胞减少”等。

五、药物适应症

  1. 适应症:指药物治疗的疾病范围,如“阿莫西林”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2. 禁忌症:指药物不适宜使用的疾病或情况,如“阿莫西林”禁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3. 相互作用:指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如“阿莫西林”与“抗凝血药”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六、药物剂型

  1. 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丸剂等。

  2. 液体制剂:如注射液、口服液、糖浆等。

  3. 膏体制剂:如软膏、乳膏等。

  4. 贴剂:如硝酸甘油贴剂等。

  5. 粉末剂:如吸入剂、气雾剂等。

七、药物剂量

  1. 常规剂量:指药物的一般用量,如“阿莫西林”的常规剂量为每次0.25-0.5g,每日3次。

  2. 调整剂量:指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的药物用量。

  3. 维持剂量:指长期治疗时,为维持疗效而采取的药物用量。

总之,药物翻译中的专业术语繁多,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药学知识,以及丰富的翻译经验,才能准确、流畅地完成药物翻译工作。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还需关注药物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确保翻译质量。

猜你喜欢:药品注册资料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