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是什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灵活用工模式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新趋势。灵活用工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择,也满足了员工多样化的就业需求。然而,灵活用工在税收方面存在一些疑问,其中“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是什么?”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
一、灵活用工的定义
灵活用工,又称非全日制用工、弹性用工等,是指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短期、非全日制、灵活多样的劳动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二、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
- 适用范围
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派遣劳动者,与劳动者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按6.72%的税点征收个人所得税。
(2)企业直接与劳动者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按6.72%的税点征收个人所得税。
(3)企业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由第三方与劳动者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按6.72%的税点征收个人所得税。
- 税率计算
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是指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时的税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扣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8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6.72%
(3)实际预扣预缴税额=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
其中,扣除费用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 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根据不同应纳税所得额档次,预先设定的扣除金额。具体档次及速算扣除数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0。
(2)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210。
(3)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1410。
(4)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2660。
(5)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4410。
(6)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7160。
(7)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的,速算扣除数为15160。
三、灵活用工税收优惠政策
为鼓励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
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按照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
减免个人所得税:个人通过灵活用工获得的收入,按照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
减免社会保险费:企业为灵活用工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照规定享受减免。
总之,灵活用工税点6.72%的征收标准主要适用于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企业应按照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确保合法合规。同时,企业可以关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人力资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