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人的故事

测绘人员的故事往往充满了挑战与奉献,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丈量着祖国的浩阔土地,绘制着中国的壮美蓝图。以下是一些关于测绘人员的故事:

郁期青的故事

郁期青是国测一大队的首批测绘队员,曾参与我国首次测量珠峰高程。

他在海拔6120米高度做珠峰测量大气折光试验时,8人中就有4人患了“高山厌食症”,但他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测量任务后期,郁期青得了肺水肿,在医院抢救治疗了200多天,体重从70公斤下降到35公斤,牙齿几乎全部掉光。

他曾把仅有的行李箱放到朋友家,并交代,一旦自己回不来,就把箱子交给家属,体现了他对任务的坚定信念和对生命的珍视。

吴昭璞的故事

1960年4月底,31岁的共产党员、技术员吴昭璞带领一个水准测量小组来到新疆南湖戈壁,当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

一天早晨,装满清水的水桶漏了,离这里最近的水源地在200公里外。吴昭璞把仅有的水囊递到一位年轻队员手中,自己留下看守仪器资料。

3天后,队员们找到吴昭璞时,看到他一米七的身子干缩到不足四尺,帐篷里所有牙膏都被吃光了,描图用的墨水被喝干了,但资料却整理得整整齐齐。

周建东的故事

周建东1994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测量工程专业,分配到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精密测量队工作。

他立下誓言,一定要把先进的测量理念引入到铁路施工测量中来,改变铁路测量传统落后的模式。

16年来,他一直在测绘生产的第一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带领精测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任秀波的故事

任秀波曾两次参加珠峰高程测量,在海拔7028米处写下入党申请书。

他先后参与中国公路网、国家重力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3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

2020年,他作为曾参加过珠峰测量的老队员,主动请缨,在现场协调指挥中挑起了大梁,用实际行动为大家加油鼓劲。

国测一大队的集体故事

国测一大队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专业测绘队伍。

建队70年来,他们累计建造测量觇标、标石10万多座,提供各种测量数据5000多万组。

他们两下南极、七测珠峰,41次进驻内蒙古戈壁荒原,54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54次深入西藏无人区,足迹遍布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他们历经冰雪严寒、高温酷暑、沙漠干渴、雪崩雷击、洪水猛兽、山高路险等种种威胁,先后有46人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故事展示了测绘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测绘服务保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测绘奇迹。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