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绘简介
地形图测绘是一项关键的地形信息获取技术,它通过记录地表自然形态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为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以下是地形图测绘的简介:
地形图概念
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并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普通地图。
地形图采用统一的图式和符号,对位置精度有统一标准,具有高度规范性和标准性。
地形图分类及用途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常见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等。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不同,如大比例尺地形图用于详细规划和设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用于一般用途。
地形图测绘方法
控制测量:建立控制网作为测绘基础,通常使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或GPS定位技术。
碎部测量:在控制点基础上,详细测定地形地物的特征点位置。
内业编绘:根据外业测量数据,在室内完成地形图的绘制。
地形图测绘技术
传统地面测量:全站仪测量、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仪等。
现代测量技术:GPS测量、激光扫描测量等。
地形图测绘流程
资料收集与技术设计:
收集已有资料,确定作业方案和技术设计书。
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加密控制点以满足精度要求。
数据采集:
使用极坐标法或GPS RTK进行作业。
数据处理:
数据校正、拟合、分析,提取有用地形信息。
地形特征提取和表达:
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模型,用符号和注记表示地形特征。
地形图应用
线划地形图应用:在工程建设各阶段使用,获取地形信息,如坐标、高程、距离、方位角、坡度等。
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以数字形式表示地形特征,便于存储、更新、传播和计算机自动处理。
地形图特点
反映地表的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图上通常有方位描述和指北方向,以及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附属内容。
地形图测绘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基础,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