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物测绘常用的规范
地物测绘常用的规范包括以下几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地籍测绘规范
CH 5002-94:规定了不动产地籍测绘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适用于全国城镇地区和独立工矿区的地籍测绘,农村居民区的地籍测绘亦可参照执行。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地籍控制点的精度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界址点的精度根据土地价值、开辟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
工程测量通用规范
该规范旨在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更加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涵盖了测量基准的选择、测量精度的设定以及过程管理的完善。规范涉及控制测量、现状测量、变形监测等内容,并强调了测量安全、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测量数据的精度评定方法。
地形测量规范
1:500:规定了地形图测绘的基本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方法、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数据处理等。要求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数据采集可采用极坐标法或GPS RTK进行作业,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
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
规定了图根控制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的具体要求。图根控制点的密度、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均有明确规定,数据采集方法、仪器设置、定向检查、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过程也有详细说明。
这些规范共同构成了地物测绘的常用标准,确保了测绘工作的精度、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了不同尺度的测绘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规范,并严格遵守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