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管线测绘标准

道路管线测绘规范要求如下:

中线测量

线路测量中线测量按照定线确定的线路中线桩,测出管道的中线。提供中线成果表,包括中线桩的桩号、坐标、转角、里程、高程。在平面转角处,提供中线折线成果。坐标系统若地方部门无要求,坐标系采用西安80(如当地有要求,采用当地坐标系),高程系采用85国家高程(可采用当地)。

测量站点要求

测量站点以能真实反映地面及中线实际状况为原则,平坦地段站点间距为20米一个高程点;地形变化较大或地形复杂地段,如公路、冲沟、水渠、浜、塘、泾等站点应加密,直至反映实际地形。加密点亦需标注里程数。凡是穿越公路(铁路)、高压线、光缆等,应测出线状地形物中线与管线中线的夹角。

平面测量

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及河塘。

纵断面测量

测出道路各中桩的高程,地形变化点、各现状路口中心及与现状河道相交处应加桩,河塘应测出淤泥的深度。与已建道路分界处必须加桩,并在测量成果中注明。提供纵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高程020。

横断面测量

1/2测出各中桩处的横断面,测量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20米,亦可测至围墙、房屋、驳岸等建筑物边,老路的宽度在横断面上反映,现状河道的驳岸线也应在横断面上反映。横向有河塘的段落应测出河塘深度。提供横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中心标高与中桩距离与中桩高差--。

点之记

对转角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交叉口老路测量分中定出已建道路中心线,并测出交叉口中心两侧各100米范围沿老路中心测一条纵断面,测点间距10米。对控制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提交成果

提供道路中线、路网关系图、纵断面、横断面、散点标高、水准点、点之记等测量资料书面成果(数据成果)和磁盘文件。测量精度及成果资料应符合有关《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地下管线点测绘

地下管线点平面位置测绘应采用解析法,以导线串测法或极坐标法测量为主。当采用极坐标法时,测距边不得大于150m,测距边长不得大于定向边长。地下管线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直接水准测量连测,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布设附合水准路线,不应超过二次附合。

管线测绘范围

对路线中线左右各50m范围内地下的各种管线进行测绘纵。测绘依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需查明路线中线左右各50m(总宽100m)范围内地下的各种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工业及电力、电信电缆,测并量其地面平面位置及高程,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这些规范要求确保了道路管线测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