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做法
灰土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原材料准备
主要原材料为黄土和生石灰。黄土要求质地紧密、无杂质;生石灰需要先经过熟化,即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混合搅拌
将熟石灰与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般黄土占60%~70%,熟石灰占30%~40%。然后进行充分搅拌,使灰土颗粒均匀,形成良好的粘结性。
压实处理
搅拌好的灰土倒入施工现场,通过平板夯、振动压路机等工具进行压实,保证灰土的密实度,防止水分流失导致强度下降。
养生
压实后的灰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生,让灰土中的水分充分渗入灰土颗粒间,促使灰土硬化。
施工
灰土层施工完成后,通常会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此外,灰土施工前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土壤取样与试验:了解土壤的工程特性和改良需求。
石灰投加与混合: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投放适量的石灰粉末,并与土壤进行混合,确保石灰与土壤充分接触和反应。
水化反应与固化:石灰与土壤混合后,添加适量的水进行湿固化,促使石灰与土壤颗粒发生水化反应。
压实与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水化反应和固化,灰土混合物逐渐形成稳定的块状结构,再进行进一步的压实和强化处理,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前应验槽,将积水、淤泥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铺灰土。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灰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拌好后应及时铺好夯实。
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一般夯打(或碾压)不少于4遍。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墩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相邻两层绘图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0.5m,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槽、坑内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使在无水状态下施工。入槽的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实后的灰土三天内不得受水侵泡。
冬季施工时,不得采用冻土或夹有冻土的土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灰土施工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