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红酒
中国古代红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和事件:
西汉时期
射洪开始有酿酒历史,以稻、粱、黍等为原料,药曲发酵,小缸封酿,酿出色绿而味寒的“射洪春酒”。
汉武帝对张骞从大宛带回的葡萄品种及酿酒工艺尤为看重,命宫人在离宫别宛内大量种植葡萄,对葡萄酒犹如对后宫佳丽般珍藏。
唐朝
葡萄酒在唐代是丝绸之路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考古发现的唐代墓葬和遗址中也出土了很多有关葡萄元素的器物。
王翰的《凉州词》中提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反映了唐代葡萄酒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
元朝
元代是我国古代葡萄酒的极盛时期,蒙古宫廷中有来自中亚的葡萄酒,并得到了贵族的青睐。
山西在金元之际开始生产葡萄酒,如安邑的“多蒲桃,而人不知有酿酒法”。
其他时期
金贞年间(公元1213—公元1216年),有记载显示自然发酵的葡萄酒。
康熙皇帝把葡萄酒比作“人乳”。
这些历史记载表明,中国古代红酒不仅有着悠久的酿造传统,而且在不同朝代都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喜爱和推崇。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国古代红酒的酿造技术和品种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