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后绩效工资的支付标准是什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解除成为企业和员工在劳动关系中常见的情况。在合同解除后,关于绩效工资的支付问题也成为了企业和员工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针对“合同解除后绩效工资的支付标准”这一问题,从法律、政策及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依法申请仲裁的,仲裁庭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裁决。仲裁庭对裁决事项,应当根据事实,适用法律,公正裁决。
二、政策依据
1.《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8〕17号)
该意见明确指出,要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对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工资等。
2.《关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21号)
该通知要求企业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对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工资等。
三、实际操作
1.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后,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
2.绩效工资的支付标准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和企业的薪酬制度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支付方式:
(1)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比例支付:如合同约定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20%,则合同解除后,企业应按照该比例支付绩效工资。
(2)按照实际完成绩效目标的比例支付:如合同解除时,劳动者已完成绩效目标的50%,则企业应按照该比例支付绩效工资。
(3)按照企业薪酬制度规定支付:如企业薪酬制度规定,合同解除后,绩效工资按照一定比例支付。
3.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支付标准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支付标准应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相一致;
(3)支付标准应公平、合理,不得歧视劳动者。
四、总结
合同解除后,绩效工资的支付标准应根据法律规定、政策依据及企业薪酬制度来确定。企业在支付绩效工资时,应确保支付标准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相一致,公平、合理地支付。同时,企业还需关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在支付过程中避免争议。
猜你喜欢:公司战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