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哪些

厂区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厂前区绿地

厂前区是工厂对外联系的中心,代表工厂形象,体现工厂面貌,是工厂文明生产的象征,是工厂绿化美化的重点。

绿地设置应与广场、道路、周围建筑及相关设施相协调,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

植物配置要和建筑立面、形体、色彩相协调,与城市道路相联系,种植类型多采用对植或行列式。

因地制宜地设置林荫道、行道树、花坛、绿篱、草坪、喷泉、水池、假山、雕塑等。

厂前区常绿树种的比例一般为30%~50%。

生产区绿地

生产区是工厂的核心,也是工人生产劳动的区域,其绿地比较零碎分散,呈条袋状和团片状分布在道路两侧或车间周围。

绿化设计时主要考虑车间职工生产劳动的特点,了解职工对绿化布局及植物的喜好。

将车间出入口作为重点美化地段,注意合理地选择绿化树种,特别是有污染的车间附近。

注意车间对通风、采光以及环境的要求,满足生产运输、安全、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处理好植物与各种管线的关系,要考虑四季的景观效果与季相变化。

仓库、堆场区绿地

仓库区的绿地设计,要考虑消防、交通运输和装卸方便等要求,选用防火树种,禁用易燃树种,疏植高大乔木,间距7~10m,绿化布置宜简洁。

在仓库周围留出5~7m宽的消防通道,并尽量选择病虫害少、树干通直、分枝点高的树种。

功能分区与流线

工厂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工厂的功能分区进行考虑,将工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

同时,要合理规划人员和车辆的流线,避免相互干扰。

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适当的景观节点和景观走廊,以增强空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植物配置与绿化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和习性等因素。

可以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分割、遮阳挡风、减弱噪音等。

同时,要注意选择抗污染、易维护的植物,以提高工厂的环境质量。

设施与小品

设施与小品是工厂景观设计中的细节元素,但却对整个景观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照明设施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休息设施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放松;雕塑、景墙等小品可以增强工厂的文化氛围。

环保与生态

利用自然规律优化生态系统,针对工业废弃地恶劣的生长环境,设计选择了生长快、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植物,且保留原有草地的自然和粗糙,减少景观维护成本。

设计与规划

在进行工厂景观设计之前,需要明确规划目标和设计原则,包括确定工厂的定位、功能分区、景观节点等。

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水体、植物等,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景观小品与设施

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能够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沟通与实施

通过沟通了解场地现场情况和业主要求,进行手绘方案草图、CAD平面图、SU建模和D5渲染器渲染效果图,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并出施工图。

综上所述,厂区景观设计的内容涵盖了从整体规划、植物配置、设施小品设计到环保生态等多个方面,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景观环境,同时满足工厂的功能需求和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