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景观设计要求

户外景观设计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种植间距

乔木之间通常保持3-5米距离。

小灌木之间的最小间距约为0.5米。

大灌木需要1-2米。

考虑植物的最终高度与冠幅,合理安排种植位置。

道路与步道的设计标准

步行道的建议宽度为1.5-2.5米。

轮椅通道至少需要1.2米宽。

自行车道宽度应增加到1.5-2米。

通过合理设置道路宽度,有效引导人流,优化游览体验。

休息设施的布局考量

休息座椅的长度根据使用人数而定,单人位0.5米,双人位1.0米。

座椅之间的间隔应保持在1.5-2.0米,提供足够的个人空间。

选择座椅材质时需考虑耐候性和清洁便利性。

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

良好的照明能提升夜间景观效果,增强安全性。

照明灯杆间距一般为3-5米。

整体性与自然原则

多个景观组合应充分发挥各自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遵循自然原则,使用自然和有机材料,利用地形地貌和植物。

安全性原则

包括设施安全和景观安全,植物无毒害不伤人。

空间布局规划

合理设置不同景观元素的位置,如绿地、道路、水体等。

考虑景观的开放性、可达性,确保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考虑景观的视野和视线,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设计要素规范

包括场地勘察、空间设计、植物配置、设施设置和文化考虑等方面。

施工规范

包括施工组织、验收要求、安全要求等。

其他具体规范

例如,《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规定,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米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米,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这些标准和原则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以确保户外景观既美观又实用,同时满足安全和舒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