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分辨率
测绘分辨率是指测量器具对所测量物理量的最小可靠分辨能力。它通常通过多次测量、使用可变标准,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得。分辨率是量化刻度的细度大小,理论上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度,例如0.00001%(如24位A/D,0.0000056%)。然而,高分辨率并不等同于高精度,因为认定精度才是决定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测绘分辨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衡量:
空间分辨率:
这是指图像上能够分辨的最小地物尺寸,通常以每毫米长度内可以分辨的线对数(lp/mm)来表示。例如,10lp/mm表示一个毫米内可以分辨10根黑线条和10根白线条,每条线的宽度为0.05mm。
光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这是指遥感探测仪器装置能够分辨的最小电磁辐射强度变化量,通常以噪声等效反射率(NEE)或其他相关参数来表示。光谱分辨率越高,其分辨物体的能力越强。
辐射分辨率:
这是指遥感器能分辨的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小变化量,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通常用噪声等效反射率(NEE)表示,在热红外波段则用噪声等效温差、最小可探测温差和最小可分辨温差表示。
时间分辨率:
这是指卫星过境探测的时间间隔,即多少时间可以重复获得一次新的信息,对于分析地物动态变迁和监测环境变化非常重要。
在选择测绘设备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预算来平衡分辨率与其他性能指标,如灵敏度、动态范围、信噪比等。高分辨率设备通常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细节的应用场景,如地形测绘、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