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景观设计原理与技术
水体景观设计原理与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水体的自然景观特性、配置原则、整体性原则、美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塑性、可动性、可听性、可映性以及水生植物的配置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水体的自然景观特性
形:水体的形状由限定物的形态、大小、高差和物质结构所决定。
色:水体通常是无色的,但其色彩可以映射天空的颜色或周围环境。
光:水体的反射和折射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
声:水体在运动或撞击实体时会发出声音,产生听觉效果。
味:虽然水体本身无味,但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气味。
配置原则
水生植物配置:考虑水体的景观效果和周围环境特征,植物不能拥挤,一般不超过水面的三分之一。
观赏作用:对观赏作用不大的水面,可加大植物的配置栽植密度,形成浓绿色的景观。
整体性原则
连续性与生动性:水景与墙、柱等建筑元素组合,达到连续而生动的整体效果。
美观性原则
形式美规律:设计要符合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等形式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