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手法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解与重构及其多维度演绎:

现代景观设计强调空间的动态性和三维性,通过分解与重构的手法,创造出具有运动感和生命力的景观。艾克博在《城市的花园设计程序》中提出了这一理念,并强调景观应该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广泛应用: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现代景观在各国的表现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遵循“现代主义”思想,即对由工业社会、场所和内容所创造的整体环境的理性探求,反对模仿传统模式,追求空间而非图案和式样。

尊重自然、尊重场所、尊重使用者:

现代景观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强调在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场所和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使人与景观环境相结合,相得益彰。

行为科学与人性化景观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关注人的行为与心理,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拉特里奇的《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和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等作品进一步揭示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心理。

通用设计:

现代景观空间建构强调景观空间的通用性和可持续性,通过透水铺装等手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空间概念的起源与演绎:

现代景观雕塑中的空间概念对景观的影响直接,起源于绘画,如托马斯-丘奇、艾克博等代表的加州风格,以及布朗马尔克斯的有机形式景观作品。

景观空间构成:

景观空间是理想生活的载体,自然景物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是现代景观的重要特征。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了正空间、负空间、中性空间的分类方法,解释了外部空间是由地面和墙面所限定的。

这些手法和理念共同构成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现代设计对空间、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深入理解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