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大鹏所城的简介

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位于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鹏城社区,是明清两代中国海防的军事要塞。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大鹏所城是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也是鸦片战争的肇始地。

大鹏所城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城墙总长约1200米,护城河长约1200米。城内有东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条,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和正街,街道地面均用长条的石板铺筑。清代民居错落有致、保存完好,小巷宁静古朴。各具特色的将军第有序分布,其中以抗英名将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最为宏伟壮观。

大鹏所城在明清两代抗击葡萄牙、倭寇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斗争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在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4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年,大鹏所城被定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8日,大鹏所城所在的鹏城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6月28日,大鹏所城被评为“深圳八景”之首。

如今的大鹏所城,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海防军事城堡之一,是研究明代卫所军事制度的重要题材,也是深圳历史最辉煌的一页,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